![]() |
|
|
|
|
|
|
能資源使用及溫室氣體管理 |
環境管理 |
- 物料管理
- 原物料管理:
聯成化科主要原料為化學原料,輔料方面為通用的化學輔助用料,大宗物料方面均要求供應商提供相關檢測合格報告,公司本身未使用衝突礦石來源的金屬原物料;且所使用之原料皆為不可再生物料。 - 包材回收再利用:
聯成化科有配合將售出產品的包裝材回收之義務,包裝材回收依據客戶要求及符合毒化物運作規定,回收率之高低依客戶端之回收使用政策而有所差異。我們也積極推動綠色回收,2020 年開始執行棧板回收、2021 年起採用客戶自備桶及到客戶端灌桶;透過減少廢棄物產出,來降低所造成的環境汙染,持續為地球盡一份心力。
- 原物料管理:
- 空氣污染防制
聯成化科秉持發展綠色化學的理念,建置各項環保設備,例如:揮發性有機氣體焚化爐、製程氣體焚化設備,對改善空污有顯著成效。 - 水資源管理
聯成化科林園廠區及林園廠臨海場 (課) 水源的用水部分完全來自於台灣自來水公司鳳山水庫,並勵行用水管理及回收水再利用工作,回收水部分為水處理活性碳槽逆洗水。林園廠循環用水有二:
- FA 場廢水到廢水濃縮後,產生的廢酸水再泵回 FA 場再使用。
- 製程產生的廢水經過蒸餾後,再經由泵回收到現場使用。用途包括作為副料水使用、作為洗槽水再循環使用、作為真空泵浦補充水使用。
聯成化科亦有效控管污染排放,進而掌握公司環保成本的走向。林園廠製程廢水經過處理後排放至本廠總廢水池,再經過混合靜置後排放至林園工業區聯合污水廠處理後再排到大海,污泥則由合格業者進行清運及處理。每日自行針對廢水排放水質進行檢測、每月林園工業區聯合污水廠抽測、每年委外實施水質監測。檢測結果均能符合主管機關之廢水排放標準,故未明顯影響水體和棲息地生物之多樣性。
- 廢水零排放管理
- PA 場廢水回收再利用:製程過程所產出的廢水,藉由酸水熱處理,可再次提供給 FA 場之製程使用;FA 場製程廢酸水,透過雙效蒸發罐所產生蒸發低濃度酸水,進行再回收使用。
- 可塑劑場中水回收再利用:製程廢水經生化及 MBR 處理後,可提供冷卻水塔、FA 場製程補水及回到原製程使用,以降低自來水使用量,達到節約用水。
- 廢棄物管理
本公司產品符合有害物管制法規及實施健康和安全衝擊評估,依 GHS 規定標示,並提供使用者符合法令規定之安全資料表;原料進廠、成品出貨之運輸均由廠商、客戶自行運送或簽約運輸公司承運,因此運送過程無造成重大環境衝擊或負面影響。林園廠廢棄物代碼依製程與非製程產出分類統計。優先採取製程回收、再利用源頭減量,對於無法回收再利用之廢棄物,則遵守環保法令規定,委託合法業者清運、焚化、掩埋,報告期間無嚴重洩漏之相關情事發生。
溫室氣體排放 |
聯成化科林園廠自 2013 年起,陸續推動溫室氣體盤查作業,並通過第三方溫室氣體排放量之 ISO14064-1 查證,繼而建立溫室氣體盤查制度,並取得立恩威國際驗證股份有限公司 (DNV) 國際認證。本公司溫室氣體排放量計算,採用「排放係數法」為主,但尿素、乙炔、化糞池及冷媒等排放源無法直接採用排放係數法計算時,改採「質量平衡法」計算。此外,為避免排放生質燃料溫室氣體,林園廠從 2014 年 5 月起已不再添加生質柴油。
氣候變遷策略與因應 |
![]() |
|
|
具體實行計畫 |
鄰近區域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實際檢測計畫 |
聯成化科致力於清潔生產及工業減廢,林園廠製程區納入林園工業區監測中心工安環保監測,如發生異常立即安排處理並定期開會檢討系統連線率,使林園廠對鄰近社區的衝擊降到最低。我們同時也完成「林園工業區鄰近區域居民健康風險評估實際檢測計畫」之健康風險評估檢測,使鄰近居住環境及生活品質更有安全屏障。
能源使用效率提升計畫 |
聯成化科致力於節能減碳,台北辦公室執行措施包含中午休息時間關燈一小時、晚上八點關閉中央空調等執行措施;林園廠為提高設備效率,定期維護保養並持續提升節能措施,優先購買具有節能標章、能源之星等產品。為提昇節能意識,相關人員每年需受重大能源使用設備之操作訓練。
實施成效重點 |
- 回收水再利用,廠內總回收率為 99.07%。
- 近 7 年節電率高於能源局規定「用電大戶設定節電 1%」之目標。
- 汰換 LED 燈具,林園廠節能較上一年 37.3 倍。
- 對環境及生物多樣性無明顯衝擊或影響。
- 林園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較上一年降低 8%。
更多環境永續管理細節及實施成效請參照 最新年度永續報告書。